減持騰訊阿里,加倉茅臺……張坤最新“思路”曝光

2025-10-29 11:34:11 作者:黃小聰

今日,易方達張坤管理的多只基金披露了三季報。

除了產品規(guī)模的變化,三季度張坤調整了醫(yī)藥、消費和科技等行業(yè)的持倉結構,其中易方達藍籌精選、易方達優(yōu)質精選混合均減持了騰訊控股、阿里巴巴-W,但加倉了貴州茅臺。

易方達優(yōu)質企業(yè)三年持有基金除了減持騰訊控股、阿里巴巴-W等個股,還減持了貴州茅臺等白酒股;值得注意的是,谷歌公司新進到易方達亞洲精選的前十大重倉股。

在三季報中,張坤繼續(xù)分享了對于投資的一些看法,他表示:“市場的風格難以預測,但我們會堅持自己的投資風格。‘市場先生’的悲觀只是放大了短期的困難,并沒有長期存在的基礎?!?/span>

減持騰訊控股、阿里巴巴-W

最新披露的三季報顯示,張坤管理的基金累計規(guī)模約565億元,相比于二季度末的550億元,有小幅增長,主要是來自于凈值的增長,如果看基金份額,多只產品的份額在三季度還是有所下滑。

持倉方面,先看規(guī)模最大的易方達藍籌精選,三季度主要的變化在于順豐控股退出前十大,分眾傳媒新進前十大。

其它個股主要是持倉數量的變化,三季度其減持了騰訊控股、阿里巴巴-W、瀘州老窖等個股,加倉了貴州茅臺、百勝中國等。

再看易方達優(yōu)質精選混合,順豐控股、普拉達退出前十大,新進前十大的是京東健康和分眾傳媒。另外,基金三季度同樣減持了騰訊控股、阿里巴巴-W等個股,也加倉了貴州茅臺。

接著看易方達優(yōu)質企業(yè)三年持有,三季度前十大重倉股主要的變化在于持倉數量的增減,包括騰訊控股、阿里巴巴-W在內的大部分個股,均出現了比較明顯的持倉數量下降,其中僅百勝中國持倉量有明顯增加。

張坤管理的另外一只QDII產品是易方達亞洲精選,這只基金的前十大重倉股經常出現一些科技公司的身影,從三季度調倉情況來看,阿斯麥、SK海力士退出了前十大,谷歌公司、普拉達新進前十大。

堅持自己的投資風格

張坤在三季報中繼續(xù)分享了自己的一些觀點,他表示:“我們認為,市場的風格難以預測,但我們會堅持自己的投資風格,通過自下而上的深度研究,尋找商業(yè)模式優(yōu)秀、有顯著的競爭力和議價能力、行業(yè)有持續(xù)成長空間以及明智地再分配資本的少數公司。通過長期持有,作為股東分享這些公司自由現金流和內在價值的成長。長期來看,‘市場先生’會較為準確地‘稱重’一個企業(yè)的價值。但短期來看,‘市場先生’的情緒時常不穩(wěn)定,時而過于興奮,時而過于沮喪,有時放大短期的因素,而忽略了長期重要的結構性因素。”

此外,張坤還從宏觀角度闡述了自己對于投資組合的一些看法。張坤表示:“組合中有相當比例是內需相關的公司,我們認為現階段‘市場先生’挑戰(zhàn)的核心點在于‘行業(yè)有持續(xù)成長空間’??紤]最近兩年多GDP平減指數持續(xù)為負,今年過半月份的CPI為負,房地產銷售額相比四年前幾乎減半,‘市場先生’反應并線性外推了短期的困難。然而,投資者沒有理由忽視長期的結構性因素。根據世界銀行的統計,雖然我國GDP總量位于全球第二,但2024年我國仍是人均GDP約1.3萬美元的發(fā)展中國家,人均GDP仍略低于全球平均水平,考慮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了‘2035年人均GDP達到中等發(fā)達水平’的目標,我們至少有理由相信,中國的GDP增速會超過全球平均?!?/span>

“同時,中國居民消費占GDP的比例已經在全球主要國家中接近最低水平,我們認為這個比例提升的概率要遠遠高于繼續(xù)下降。綜上,長期來看,我們認為最可能的情形是‘中國消費增速>中國GDP增速>全球GDP增速’。而且,相比于有差異的若干小市場經營,14億人的統一巨大市場帶來的產品、研發(fā)和銷售的規(guī)模效應無法忽視,企業(yè)可以將優(yōu)勢更充分地放大。我們認為'市場先生'的悲觀只是放大了短期的困難,并沒有長期存在的基礎?!?/span>

此外,張坤還指出:“‘市場先生’的另一個挑戰(zhàn)在于價格指數的負向循環(huán)。過去兩年多,我國的名義GDP增速都低于實際GDP增速,而企業(yè)的收入增速與名義GDP增速更為相關,成本費用的上升幅度則取決于產業(yè)鏈上的議價能力。整體來看,對于優(yōu)秀的企業(yè),通脹的環(huán)境如同順水行舟,經營難度相對要小一些,這也是出口企業(yè)總體感受較好的原因之一。在這個問題上,不論是通縮對經濟活力的長期損害,還是走出通縮后的正面效應,都有其他國家的成熟案例。我們認為,長期來看這一點不值得擔心,有其他國家的案例在前,決策層有足夠的工具和智慧解決問題?!?/span>

“綜上,我們認為,在基礎概率上,中國的內需消費市場長期仍是投資的沃土,而當前較低的估值水平提供了充足的安全邊際。如果企業(yè)依然滿足投資標準,我們會充分理解‘市場先生’的情緒波動和收益分布的不均勻性。我們相信,企業(yè)經營不斷累積的自由現金流將反映到內在價值的積累中,而不斷增長的內在價值終將投射到市值的增長中?!睆埨ふf道。

(稿件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責任編輯:陳科辰

掃一掃分享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