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條路太美了!等梧桐葉變黃后我要再來一次,到時還可以去棲霞山看紅楓。”10月7日上午,山東游客趙先生在南京陵園路的人群中連連舉起手機拍照打卡,當場就和朋友定下了再游南京的計劃。

國慶中秋假期,南京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文旅和消費答卷:8天全市接待游客量2009.7萬人次,旅游總收入279.4億元;全市百家重點商貿(mào)企業(yè)銷售額達39.5億元。
作為常年位居全國旅游熱門榜單前列的城市,游客量破千萬人次已成為南京各個假期的常態(tài)。一年四季客流如織,南京何以成為四季常青的文旅和消費高地?這份“南京答卷”不僅體現(xiàn)了這座古都新城的城市魅力,更是城市推動文商旅體展深度融合,全方位擴大內(nèi)需、提振消費的生動實踐。
一年都有好景,四季都是旺季。春天到梅花山賞梅、雞鳴寺看櫻花,夏天到玄武湖觀荷,秋天梧桐落葉黃金鋪道,冬日燈會流光溢彩……一年四季,南京都有“節(jié)氣式體驗”,不管是國際梅花節(jié)、玄武湖荷花節(jié)等依托自然景觀的觀賞活動,還是秦淮燈會、博物館奇妙夜等人文互動體驗,南京每季都有“定制IP”。
周周有活動、月月有亮點、季季都精彩,這樣熱鬧的景象在南京已成常態(tài)。今年,南京市圍繞“陽春煥新季,仲夏不眠夜,金秋潮薈節(jié),暖冬跨年慶”主題,開展“四季有約”消費促進活動。光是今年國慶中秋假期,南京就推出超600場文旅活動和300余場消費促進活動,帶市民游客感受節(jié)日氛圍,解鎖更多文商體旅展融合新玩法。
全域融合,處處皆景。把博物館開進商圈,讓菜場成為景點,音樂會在景區(qū)開演,文藝范與煙火氣融合交織,南京以“無邊界”體驗網(wǎng)絡,編織出文商旅體展深度融合的城市圖景。
在南京德基廣場,藝術(shù)博物館借助科技手段,讓游客“走入”宋代《金陵圖》,感受金陵市井繁華。去年該館接待游客超800萬人次,外地客流量占比75%,成為商業(yè)、文化與科技融合的典范。
今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fā)的《關于進一步培育新增長點繁榮文化和旅游消費的若干措施》提出,發(fā)揮文化賦能、旅游帶動作用,深化“文旅+百業(yè)”“百業(yè)+文旅”,提升產(chǎn)品供給能力,豐富消費業(yè)態(tài)和場景。
爆火的“蘇超”正是深化“文旅+百業(yè)”“百業(yè)+文旅”的成功實踐。南京憑借一張小小的球票,串聯(lián)起體育、旅游、商業(yè)、文化等多個領域,遍布全城的“第二現(xiàn)場”打造“全域”主場、“全時”主場、“全效”主場,并以農(nóng)村優(yōu)質(zhì)農(nóng)產(chǎn)品、優(yōu)秀鄉(xiāng)村文化及鄉(xiāng)土文化人才進城的“三進”活動串聯(lián)城鄉(xiāng),不僅激發(fā)了文旅和消費活力,更成為推動經(jīng)濟高質(zhì)量發(fā)展的動力引擎。
服務暖心,時時在線。國慶中秋假期,南京6000余名文旅志愿者堅守一線?!安坨娚健薄拔覑坌浜钡?0多支文旅志愿者隊伍,活躍在重點景區(qū)、文博場館、美麗鄉(xiāng)村,用心用情服務八方來客。
良好的消費環(huán)境,讓流量變“留量”。南京推出“寧放心”消費智慧平臺,實現(xiàn)“線下購物線上退、本地消費異地退、先行墊付極速退、優(yōu)品展示放心購”等功能,平臺上線以來,全市大型綜合體入駐率達100%,七天無理由退貨承諾兌現(xiàn)率達100%。
從“春牛首”到“秋棲霞”,從秦淮燈影到數(shù)字化展陳,南京將文商旅體展的融合寫進四季,將“寵游客”融入城市治理的每一個細節(jié)。以人為本、創(chuàng)新融合的“四季劇本”繪就了南京四季游人如織的長紅圖景。
來源:光明日報





 
					   掃一掃分享本頁
                     掃一掃分享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