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10月7日,巴西弗盧米嫩塞聯邦大學孔子學院“中國文化周”于所在的尼泰羅伊市開幕。在為期一周的時間里,當地的中國文化愛好者有機會體驗太極拳、取中文名、剪紙、踢毽子和品茶等系列活動。

當地時間10月7日,巴西弗盧米嫩塞聯邦大學孔子學院“中國文化周”于所在的尼泰羅伊市開幕。圖為當地中國文化愛好者在體驗太極拳后留影。(圖片由主辦方提供)
應邀出席開幕式的中國駐里約總領事田敏表示,自2018年以來,在中巴兩國教育機構的共同努力下,中文教育在弗盧米嫩塞聯邦大學生根發(fā)芽、持續(xù)發(fā)展。經過七年的積累與堅持,孔子課堂升級為孔子學院,標志著中巴教育文化合作邁入了新階段,也象征著兩國人民深厚的友誼。
弗盧米嫩塞聯邦大學校長安東尼奧·諾布雷加教授說,國家間的合作不僅應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基礎上,更應建立在相互欣賞與學習之上,“與中國的合作是一次寶貴的學習機會。盡管兩國歷史與文化不同,但我們都面臨著如何實現包容性與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共同挑戰(zhàn)。”
這次活動吸引了眾多弗盧米嫩塞聯邦大學學生及當地中文愛好者參與,174位文化交流志愿者分別來自當地14所大學、10個城市,覆蓋41個不同專業(yè)。
弗盧米嫩塞聯邦大學孔子學院(原孔子課堂)由河北師范大學與弗盧米嫩塞聯邦大學于2018年共同建立。自揭牌以來,學院致力于推動漢語教學與中國文化傳播,七年來已開設線上與線下各級中文課程及特色課程,內容涵蓋中國文化、中國歷史、中國地理、漢字藝術、國畫、麻將、兒童中文課程等多個領域,形成了多層次、多形式的教學體系。
(來源:新華絲路 作者:陳威華、王天聰)





掃一掃分享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