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技術封鎖”要轉向了嗎?

2025-07-17 15:58:23 作者:默達

H20,近日火上了熱搜。7月14日,英偉達公司官網(wǎng)的一紙聲明,宣告旗下高端AI芯片H20對華出口限制解除。7月15日,其老板黃仁勛在北京公開表示,美國政府已經批準了英偉達的出口許可,并談及與中國市場的后續(xù)合作。

英偉達市值近4個月增加3290億美元 增長94%_鳳凰網(wǎng)

有人感到振奮,認為這是一個友善的信號,并期待H20助推中國AI產業(yè)加速發(fā)展;也有人對此不屑,認為不過是美國芯片禁令背景下的“閹割版”,更看好國產替代。

H20對國產AI發(fā)展究竟有多重要?美國的“技術封鎖”要轉向了嗎?

初次聽聞,有人或許會將H20與水的化學分子式——H2O搞混。

有趣的是,水是生命之源,高端芯片提供的算力也是發(fā)展AI大模型必不可少的源泉,但有一點很清楚:H20不等于“高端芯片”,更不是“不可或缺”的代名詞。

為什么這么說?

在許多業(yè)內人士看來,H20相比2022年3月推出的H100,GPU核心數(shù)量減少41%、性能降低約28%,是一款“不太理想”的芯片。而且,H20并非首款“中國特供”,在它之前還有H800和A800,但美國政府因嫌它們“性能太高”,統(tǒng)統(tǒng)禁掉了。

對比國產芯片,H20的對手是逐漸應用于眾多領域的華為昇騰910系列芯片,二者性能接近,但前者在成本上更有優(yōu)勢。并且,H20還端著“金飯碗”——英偉達斥巨資打造的CUDA生態(tài)(一種通用計算解決方案),幾乎所有主流模型都依賴其訓練,且開發(fā)者維護者眾多。

對于國內專注自研且有穩(wěn)定貨源的AI巨頭而言,H20或許沒有太大吸引力,但對于眾多蓬勃生長的中小創(chuàng)新企業(yè)和其他相關行業(yè)而言,或許是一次難得的機遇。

不夠先進,但有一定市場優(yōu)勢;限制總處理性能以應對禁令,卻又采用了高效的計算架構和更大的內存,使其在推理上表現(xiàn)尚可。這不由得讓人感嘆:“老黃刀法,這次依舊是精準如斯?。 ?/p>

黃仁勛是科技大佬,更是一個精明的商人,對華禁售顯然不是他的想法。

事實上,自美國拜登政府2022年實施半導體出口管制以來,他曾多次炮轟這項政策,這源于他對科技發(fā)展規(guī)律的清醒認識,當然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不僅影響到他賺錢,而且不斷培育出潛在的競爭對手,影響英偉達在高端芯片領域的壟斷地位。

為何美國政府現(xiàn)在放寬了H20的出口許可?個中原因,大致有兩種分析。

一是“置換論”。7月16日,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表示:“此舉是美國與中國就稀土展開談判的一部分?!辈贿^,他并未談及更多細節(jié),因而被許多人認為是“煙霧彈”。但即便真如其所說,優(yōu)先度也絕不會靠前,由誰提出并加入條款,同樣耐人尋味。

二是“傾銷競爭論”。7月15日,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在電視節(jié)目中表示:“中國已經研發(fā)出性能與H20相當?shù)男酒?,因此英偉達銷售H20不存在問題?!边@是對中國科創(chuàng)能力的肯定,但顯然不像表面那么輕松。結合這款芯片的成本優(yōu)勢和英偉達的產能優(yōu)勢,很容易讓人想到一個詞——“傾銷”。

就在7月15日,外交部發(fā)言人回答相關問題時再次指出,中方反對將科技和經貿問題政治化、工具化、武器化,反對對中國進行惡意封鎖打壓的立場是一貫的、明確的。

這是我們應有的態(tài)度——無論來的是胡蘿卜還是大棒,我自巋然不動,中國反對“脫鉤斷鏈”“小院高墻”,但從不懼怕,更不會因“紅杏一枝”就輕言春天已來。

為了與中國市場長期合作,黃仁勛一年內三次赴華,表面和里子的功夫都做足了。

首次參加鏈博會,首次使用中文演講,直接點贊中國創(chuàng)新環(huán)境和多家中國企業(yè),黃仁勛還表示,將逐步擴大H20生產,并計劃針對中國開發(fā)新的消費級GPU。

中國AI企業(yè)要用H20嗎?

在科技創(chuàng)新領域,“舶來的東西”從來沒有什么高貴或是低賤一說。H20為我國AI領域中小企業(yè)帶來的,將是實打實的成本紅利。一個直觀的寫照是,國內二手市場英偉達同系芯片的價格近乎腰斬。

更何況,中國企業(yè)擅長在應用端創(chuàng)新,硬件渠道的打通顯然是利好。一個有趣的現(xiàn)象是,在禁售之前,H20也并非供不應求,恰恰是DeepSeek等國產推理大模型的突破,進一步刺激了對其需求。它的放開,顯然有助于促進國內AI產業(yè)的進一步繁榮。

在H20面前,大企業(yè)更為淡定,比如字節(jié)跳動就直接否認了提出購買申請的傳言。小米董事長雷軍倒是很高調,他與黃仁勛不僅合了影,還在鏈博會上“相互吹捧”。但小米并非傳統(tǒng)的AI企業(yè),而是應用端的典型,這讓我們不由好奇,雷總又要在他的愛車上搞什么黑科技了。

H20來了,更應該關注的或許是華為昇騰、寒武紀等——在禁令層層升級時埋頭搞研發(fā)、如今眾聲喧嘩仍然低調前行的芯片研發(fā)企業(yè)。它們的執(zhí)著追趕,在高墻上鑿出了一個個缺口,如今還將直面新的挑戰(zhàn)。

來源:南方日報   作者:默達

責任編輯:王立釗

掃一掃分享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