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銀行存款利率邁入“1%”時代,“錢袋子保衛(wèi)戰(zhàn)”正在上演。
5月20日,存款利率開啟新一輪調整,國有大行3年、5年期定存利率分別降至1.25%和1.3%,較2022年高點下降逾100個基點,這也標志著銀行存款利率邁入“1%”時代。中小銀行也迅速跟進,形成全行業(yè)利率普降潮。
面對存款收益持續(xù)縮水,杭州95后互聯網從業(yè)者芝芝趕在窗口期將萬能險賬戶保費追加至150萬元額度上限,目前獲得4500元/月利息收入。
時代財經調研發(fā)現,許多銀行理財經理主推產品已從存款轉向保險,但保險業(yè)自身也面臨利率傳導壓力。監(jiān)管部門建立的預定利率動態(tài)調整機制正加速顯效,行業(yè)預定利率研究值逼近2%,有險企分紅險預定利率上限從2%降至1.5%,部分2.5%預定利率儲蓄險于近期提前退出市場,多款萬能險也暫停保費追加。
“保險產品在鎖定利率方面具備比較優(yōu)勢,其定價利率通常高于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從資金保值增值屬性來看,保險產品也比普通銀行理財產品更具優(yōu)勢?!北本┕ど檀髮W中國保險研究院副院長兼秘書長寧威向時代財經分析指出,更重要的是,保險的核心優(yōu)勢并非局限于資金保值,更在于風險保障功能。
存款利率“1%”時代,保險產品成資金“避風港”
在存款利率持續(xù)走低的背景下,居民理財方式正在發(fā)生轉變。面對持續(xù)下行的利率環(huán)境,兼具保障與理財功能的儲蓄型保險產品成為資金新去處。
近期,時代財經走訪多個線下銀行網點發(fā)現,理財經理基本不主動推存款產品,轉而主推保險。在廣州某國有銀行網點,一理財經理向時代財經展示了近期重點推介的增額終身壽險和年金險產品。他表示,這類產品的核心吸引力在于2.5%的預定利率和終身鎖息機制。
金融監(jiān)管總局的數據也印證了這一趨勢。 2025年1-4月人身險公司原保費收入同比增長1.3%,其中4月單月壽險保費同比增長16.82%。時代財經從業(yè)內交流數據獲悉,儲蓄型保險成為資金主要承接渠道。
“存款利率下調后,到期利息接近減半,實在沒法接受?!奔磳⑼诵莸膹V州市民李先生向時代財經透露,60萬元三年期定期存款到期后,如果繼續(xù)存,年利息將從1.65萬元驟降至7500元。在理財經理建議下,他最終選擇用流動性換確定性,將這筆資金轉投養(yǎng)老年金保險,“雖然流動性差些,但能終身鎖定2.5%的收益,心里踏實些”。
不同年齡段的投資者展現出差異化配置策略。在上海工作的張女士向時代財經表示,在醫(yī)療保障健全的情況下,其家庭存款中僅保留應急資金,其余大部分都轉向了保險,有用于中短期子女教育的年金險以及長期養(yǎng)老規(guī)劃的增額終身壽。
對于追求更高收益的有金融投資經驗的年輕投資者,則選擇將資金分散至多個資產類別,采取“攻守兼?zhèn)洹辈呗?。深?0后軟件工程師楊先生向時代財經透露,其8成資金配置銀行理財和黃金ETF,2成配置增額終身壽險作為養(yǎng)老儲備?!?024年趕在3%預定利率保險產品下架前鎖定了20萬元額度?!彼寡赃@是自己首次進行長期資金規(guī)劃。
值得注意的是,保險產品的流動性風險仍需警惕。90后徐雯之前為母親處理了一起退保糾紛。據她向時代財經透露,其母親于2023年在銀行客戶經理推薦下,將到期的50萬存款轉為某分紅型兩全保險,今年年初因突發(fā)疾病需要資金時,才發(fā)現提前退保要損失近15萬元本金。“當時宣傳的‘保本增值’變成了合同里密密麻麻的現金價值表,對老年人來說簡直是‘天書’”。
徐雯細看保單才知道,其母親投保產品的保單現金價值(即解約退還金),在第六保單年度末才可達已交保費的102%,提前退保會因扣除掉部分手續(xù)費而產生本金損失?!皩夏耆藖碚f,這種長期鎖定的流動性風險可能比收益風險更致命?!彼嵝淹顿Y者,“配置理財型保險前,應先筑牢醫(yī)療、意外等基礎保障?!?/p>
利率下行傳導至保險業(yè),有95后將萬能險賬戶追加至150萬上限
受“資產荒”與負債成本剛性雙重擠壓,保險行業(yè)潛在利差損風險凸顯。為應對這一挑戰(zhàn),監(jiān)管部門近年來多次下調保險產品預定利率,并建立動態(tài)調整機制,使保險產品收益率與市場利率掛鉤。
2023年7月,保險產品預定利率從3.5%降至3%;2024年9月,普通型保險產品預定利率上限進一步下調至2.5%;同年10月,分紅險和萬能險的最低保證利率上限也分別降至2.0%和1.5%。與此同時,監(jiān)管要求保險產品預定利率需參考5年期以上LPR(貸款市場報價利率)、5年定期存款基準利率及10年期國債收益率等市場指標,由中國保險行業(yè)協會定期發(fā)布預定利率研究值。
目前,保險產品利率已呈現持續(xù)下行趨勢。2025年1月和4月,中國保險行業(yè)協會發(fā)布的普通型人身保險產品預定利率研究值分別為2.34%和2.13%,較此前進一步降低。
為此,險企加速產品迭代。近日,同方全球人壽率先推出1.5%預定利率分紅險,復星保德信人壽、中英人壽等多家中型險企暫停高利率產品銷售,頭部公司則著力構建“保障+儲蓄”產品矩陣。
面對利率下行,不少投資者選擇搶在調整窗口期鎖定較高利率。
芝芝向時代財經展示了自己的“搶跑”策略。在4月底所投保產品的萬能賬戶加保截止日前,她將150萬元額度上限全部用滿,鎖定3%的保證利率。
據芝芝透露,十年前母親為她投保了一份含萬能賬戶的年金險,該萬能賬戶的最低保證利率為3%。完成此次追加后,該年金險的資產總額已超過160萬元?!艾F在每月能拿到4500元的結算利息,確實讓人更有底氣。盡管該產品結算利率已從早期的6.5%降至最低保證利率3.5%,但仍遠高于當前銀行存款利率?!?/p>
圖源:受訪者提供
萬能險作為兼具保險保障與投資功能的金融產品,常被類比為大號“余額寶”。其產品架構中包含可靈活追加資金的獨立投資賬戶,該賬戶支持投保人在合同約定范圍內進行加保操作 。但需注意,基于風險管控與產品設計考量,當前市場上的萬能險產品普遍對加保金額設置上限,對單次或累計追加額度實施約束管理。
芝芝的選擇并非個例。社交平臺上,“鎖定利率”成為熱門話題。小紅書等平臺涌現大量投保攻略,有用戶曬出百萬級保單記錄,也有人惋惜此前錯過3%預定利率產品下架的窗口期。
另據《 2024年中國互聯網保險消費者洞察報告》顯示,保險已成為繼銀行理財之后,第二大備受親睞的財富管理方式。因投資環(huán)境下行,儲蓄型保險正成為財富管理的重要工具,2024年近三成消費者增加了對儲蓄險的投資。
同時,也有業(yè)內人士預計,若利率進一步下行,保險產品需求仍將旺盛,但產品結構可能調整?!皞鹘y固定收益產品吸引力下降,分紅險、萬能險等浮動收益型產品或成新焦點?!比A創(chuàng)證券研報指出。
寧威指出,當前險企正逐步摒棄依賴“保費增值”或“承諾固定返還”的金融化經營模式,轉而聚焦風險管理服務,為投保人、被保險人提供覆蓋風險事故事前預防、事中控制、事后補償的全鏈條解決方案?!斑@種轉型本質上與利率波動關聯度較低。無論利率升降,優(yōu)質風險管理服務都是公眾的剛性需求。”他表示。
(來源: 時代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