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股"王者歸來"?多只基金悄然換倉

2024-12-19 10:40:51

脫離重倉股走勢的基金凈值數據異常現象,正在悄然展現基金經理的跨年倉位切換對象。

在預期新一輪消費支持政策將產生實質性拉動效益的情況下,前期重倉科技、互聯網等熱門賽道的基金經理,正在倉位大幅度轉向此前被市場遺忘太久的消費股。多個重倉科技的基金經理在核心重倉股幾乎全線走跌之際,當周、當日凈值與重倉股走勢南轅北轍、凈值彈性高度瞄準消費行業(yè)指數漲幅的現象,正在暗示消費在基金經理的倉位中已經開始回歸。

多只基金凈值異常拉升

在重倉股單周幾乎清一色走跌的背景下,明星基金經理林清源管理的平安鼎越基金上周的單周漲幅超過9.3%。尤其在12月11日,在A股市場整體表現欠佳、消費股當日一枝獨秀的情況下,核心倉位并未有消費賽道的平安鼎越基金當日凈值暴力反向拉升近5%。

同樣是核心重倉股在最近一周的股價漲幅都在陰跌的民生加銀聚優(yōu)精選基金,也出現了持倉股票與凈值走勢南轅北轍的現象。比如,該基金第一大重倉股、倉位占比高達9%的納芯微單周下跌達到8%;第二大重倉股、倉位占比8.8%的立訊精密單周下跌2%,第三大重倉股、倉位占比8.1%的東山精密單周跌幅2.3%。此外,民生加銀聚優(yōu)精選基金持有的其他重倉股也都在當周表現平平。雖然核心倉位占比高達66%的重倉股整體走勢欠佳,但民生加銀聚優(yōu)精選基金的凈值不僅絲毫不受影響,反而出現單周凈值飆升9.18%的反?,F象。

尤其在12月11日,民生加銀聚優(yōu)精選基金的凈值更是呈現出逆市場的高彈性,并與其披露的持倉股票風格完全不同,當日該基金的凈值漲幅高達6%,這一遠超重倉股彈性的凈值走勢,或暗含基金經理已在近期實施了跨年倉位的調整。

此外,12月13日的股票市場中,信澳行先進制造基金、鵬華文化傳媒基金當日凈值漲幅分別達到1.7%、2.4%,但這兩只重倉科技股的基金,在當日的前十大重倉股清一色股價走跌,比如,鵬華文化傳媒基金前十大股票中當日8只重倉股在12月13日的跌幅超過2%,一只重倉股的當日跌幅甚至還超過5%,但與表面呈現的重倉股股價表現完全不同的是,鵬華基金旗下這只產品反向走出2.4%的凈值漲幅,很可能也意味著基金經理的跨年倉位布局可能已經開始實施。

“科技基金”彈性高度瞄準消費

結合行業(yè)指數漲跌幅、基金凈值當日彈性數據的異常表現,多位基金產品凈值走勢與重倉股走勢相反,暗含著被市場遺忘已久的消費股正成為新的香餑餑。

今年9月末開啟的股票市場反彈行情以來,科技與互聯網兩大賽道成為全市場的當紅炸子雞,若基金經理重倉股中缺乏這兩大當紅賽道的股票組合,將在相當程度上落后市場。而包括民生加銀聚優(yōu)精選基金、鵬華文化傳媒基金、平安鼎越等基金產品在今年所獲得的超額收益,在相當程度上也與其重倉股中偏向科技、偏向互聯網賽道有關。

相比之下,在連續(xù)三個多月的全市場反彈行情中,消費賽道幾乎成為市場的墊底,一直到今年12月初,許多重倉消費股的基金產品總體上未能獲得較好的反彈收益,市場一度疑問消費賽道何時才能重新成為基金經理的黃金搭檔。

而就在過去的一周市場中,原本就重倉消費股的消費行業(yè)基金,紛紛位居全市場周漲幅前列的現象,也說明了消費賽道股價走勢正在回暖的事實,同時也在相當程度上解釋了許多重倉科技股的基金產品,在重倉股集體殺跌的情況下,卻能做到基金凈值堪比消費的原因。

顯而易見的是,最新出現的科技主題基金產品的凈值反常走勢,以及結合行業(yè)指數漲幅,已可推測這些凈值漲幅脫離重倉股的基金產品,正從此前重倉科技互聯網等熱門賽道股,轉而布局2025年行情而瞄準市場遺忘已久、悲觀預期釋放充足的消費股,這也從這些基金產品凈值彈性高度瞄準消費賽道有重大聯系。

消費或成明年基金重點賽道

值得一提的是,12月9日、12月13日多個部門高層強調提振消費的政策,或是此前重倉科技股的基金經理跨年切換首選消費的觸發(fā)邏輯之一。

華商消費行業(yè)基金經理崔志鵬認為,一攬子增量政策陸續(xù)推出,政策拐點已經清晰,內需消費基本面整體磨底企穩(wěn),消費行業(yè)投資重新回到有利窗口期。當前消費行業(yè)預期和估值整體處于歷史低位,部分行業(yè)龍頭從高點50—100 倍市盈率普遍回落至20倍以內,創(chuàng)近五年甚至十年新低,估值體系重估已經比較充分。部分上市公司加大分紅,長期業(yè)績穩(wěn)定性和分紅已經可以支撐目前市值水平,一旦基本面企穩(wěn)向上,股價預期回報率可觀,因此保持了在消費復蘇相關行業(yè)的核心配置,同時積極把握基本面拐點等待加倉時機,判斷相關行業(yè)和公司的業(yè)績穩(wěn)定性會逐漸增強,消費賽道股票的估值也有望得到重估。

摩根士丹利基金內部人士對此認為,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提振內需列為明年的首要工作任務,這與2022年底的順序一致,將工作重心重新轉移到解決內需不足的問題,實施提振消費專項行動,加大民生保障、加大“兩新”政策力度;另一個重要變化是時隔十多年再次將貨幣政策基調轉變?yōu)檫m度寬松,這意味著明年降息的力度可能會進一步擴大。總體看,當前的政策朝著更契合實際、更加容易切中問題要害的方向發(fā)展,這會使得投資者更快地看到宏觀經濟基本面實現改善。事實上,近兩個月國內經濟已經在改善。上述基金公司人士判斷,市場更長期的表現取決于國內政策力度與外需壓力之間的平衡點,這個平衡點是需要在未來根據各種變量動態(tài)調整的,從近期海內外環(huán)境看,可能會較市場的一致預期更加樂觀。

長城消費30基金經理楊建華認為,短期A股市場的令人驚嘆的上漲有前期股價超跌修復的因素,也有前期對宏觀經濟過于悲觀預期修復的因素,只有對宏觀經濟向好的預期不斷得到兌現,并且反映在上市公司經營好轉、業(yè)績出現積極變化,這種上漲才會得到支撐,因此他長期看好中國宏觀經濟持續(xù)增長前景下的消費升級趨勢。

“作為順周期的消費股,當前已經充分反映了投資者對經濟的悲觀預期,長期價值已經凸顯,一旦出臺有力度的支持經濟增長的政策,這種悲觀預期會得到修正?!睏罱ㄈA強調,政策中拉動內需的政策最為有效,也不會缺席,因此基金增加了對內需相關板塊的配置,尤其是短期受需求影響較大、競爭地位、品牌力未受明顯影響的個股總體上逢低加大配置。

(稿件來源:證券時報網)

責任編輯:陳科辰

掃一掃分享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