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產品凈值“回血” 專家研判:短期波動有望收斂

2024-10-16 10:48:24 作者:石詩語

20241016093009395-19-63d3e.jpg

日前,部分固收類理財產品凈值在9月下旬出現(xiàn)明顯回撤后,近日呈回升態(tài)勢。受債市波動影響,9月下旬以來,不少固收類理財產品凈值連續(xù)回調。有投資者反映,其持有的風險等級相對較低理財產品在國慶節(jié)前夕出現(xiàn)負收益,雖然目前凈值已回升,但是仍未回到9月中旬的水平。

業(yè)內人士表示,低風險的固定收益類產品配置的底層資產主要是債券,因此受近期債市波動影響較大。短期來看,本輪債市調整尚未結束,但調整空間相對有限;中期來看,支撐債市的主線邏輯并未發(fā)生改變,基本面和貨幣政策環(huán)境對債市仍然有利。投資者應根據自身風險偏好,多元化配置資產。

理財產品凈值回升

梳理發(fā)現(xiàn),多只固收類理財產品凈值在9月26日前后出現(xiàn)明顯回調,又從10月9日開始逐漸回升。

Wind數據顯示,國慶假期前后,超過1300只固定收益類理財產品凈值出現(xiàn)下跌,部分理財產品凈值回撤幅度超過1%,涉及多家頭部理財公司。

有投資者反映,其持有的風險等級相對較低的R1級、R2級固收類理財產品在國慶節(jié)前夕出現(xiàn)負收益,雖然目前凈值已回升,但是仍未回到9月中旬的水平。

采訪多家銀行及理財公司相關工作人員了解到,近期理財產品凈值波動主要與債券市場調整有關。

低風險固定收益類產品配置的主要底層資產是債券。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月末,理財產品資產配置以固收類資產為主,投向債券類、非標準化債權類、權益類資產的余額分別為16.98萬億元、1.78萬億元、0.85萬億元,分別占總投資資產的55.56%、5.82%、2.78%。而9月下旬,債市大幅回調直接影響了固收類理財產品的收益穩(wěn)定性。

但不少銀行理財經理稱,目前產品凈值回撤僅代表浮動虧損,并不意味著最終實際虧損。

郵儲銀行北京地區(qū)一家支行的理財經理張潔薇稱:“目前部分產品凈值下跌并不等同于實際虧損,理財產品凈值隨著市場行情、底層資產價格等因素變化,短期的凈值下跌可能會帶來浮虧,只要持有份額還未到期,未來產品凈值還有漲回來的可能性。”

中國銀行理財業(yè)務相關工作人員也表示,資管新規(guī)實施以來,理財產品全面轉向凈值化,其凈值會根據市場情況每日調整。理財產品主要投向存款、債券等固收類資產,債券價格因市場利率、宏觀經濟環(huán)境等因素的變化而產生波動,這種波動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理財產品的階段性凈值表現(xiàn)。

受債市調整拖累

談及近期理財產品凈值波動的原因,多位業(yè)內人士認為,隨著超預期政策利好不斷落地,投資者風險偏好有所回升,資金開始從風險偏好低的債券市場流向風險偏好高的權益市場。同時,央行的貨幣政策調整也對債市產生了一定影響,進而影響了理財產品凈值。

工銀理財分析稱,債市在國慶假期前和假期后首個交易日出現(xiàn)一定幅度調整,各期限國債到期收益率全線走高,債市波動加劇。但市場很快回歸常態(tài)。同時,受益于資金面進一步寬松,債市正逐步吸引投資者的關注與資金流入。

業(yè)內人士認為,本輪債市調整空間相對有限。招銀理財研判稱,短期看,本輪債市調整尚未結束,但不宜過度悲觀。本輪股市財富效應帶動的居民風險偏好抬升在短期內有一定持續(xù)性,整體市場交易情緒對債市形成一定壓力。但剔除市場情緒因素后,當前資金利率、經濟發(fā)展節(jié)奏、政策取向等因素大概率不會導致債券市場出現(xiàn)大幅調整。

從中長期來看,債市的表現(xiàn)終將回歸理性。業(yè)內人士認為,支撐債市的主線邏輯并未發(fā)生改變,基本面和貨幣政策環(huán)境對債市仍然有利。經濟發(fā)展處于新舊動能轉換的過渡期,從政策出臺到現(xiàn)實改善尚需時間驗證,疊加貨幣政策仍是支持性傾向,債券收益率中樞不具備顯著回升的基礎。

預計影響可控

業(yè)內人士認為,10月份理財產品或面臨一定贖回壓力。中金公司測算,10月以來理財規(guī)模累計回撤1911億元,盡管回撤規(guī)模不大,但季初本應是存款沖量資金明顯回流的階段,考慮季節(jié)性規(guī)律后,這一輪理財被贖回規(guī)模為6000億元。中金公司認為,理財產品贖回的主要驅動因素包括:股市賺錢效應影響,部分風險偏好較高客戶贖回理財以增配股票;銀行存款面臨流出壓力,部分銀行為保存款規(guī)模,降低了引導客戶配置理財產品的力度;債券市場回調導致理財凈值回撤、破凈率略有抬升。

展望未來,多家理財公司分析稱,盡管本輪債市調整幅度較大,但對理財產品的影響有限,預計理財產品風險整體可控。

民生理財相關負責人稱:“從中期來看,預計債市調整不會持續(xù)太久,利率中長期下行趨勢不改。未來半年債券市場仍處于企穩(wěn)修復上漲趨勢中,這是降準降息政策在實體經濟領域逐步產生效果的階段,利率本身需要保持低位。股市短期配置洪峰過后,預計債券市場會回到寬貨幣定價趨勢。”

工商銀行財富顧問張晨光建議,投資者需形成資產配置意識,根據自身風險偏好,可將資金合理分散投資于理財產品、基金、存款、國債等不同類型的產品中。

支撐債市的主線邏輯并未發(fā)生改變,基本面和貨幣政策環(huán)境對債市仍然有利。經濟發(fā)展處于新舊動能轉換的過渡期,從政策出臺到現(xiàn)實改善尚需時間驗證,疊加貨幣政策仍是支持性傾向,債券收益率中樞不具備顯著回升的基礎。

 來源: 中國證券報

責任編輯:樊銳祥

掃一掃分享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