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外機構期待中國期貨市場進一步擴大開放

2024-08-23 15:55:43

中國期貨市場的對外開放是一場“雙向奔赴”,不僅要讓境內期貨公司“走出去”,還要將境外客戶“引進來”。境外中介機構作為將境外客戶“引進來”的主要服務商之一,在“引進來”方面發(fā)揮了積極作用。事實上,近兩年隨著中國市場對外開放步伐加快,境外客戶對中國市場的關注度和參與度也在不斷提升,期待進一步擴大開放是他們共同的心聲。

國際投資者參與意愿增強

中國期貨市場的對外開放主要體現在“走出去”和“引進來”兩個方面。新加坡作為國際貿易和金融中心,不僅是中資金融機構“走出去”的“橋頭堡”,也是為期貨市場“引進來”作出貢獻的境外地區(qū)之一。

之所以說新加坡的金融機構為中國期貨市場“引進來”作出了較大貢獻,主要是因為當地很多金融機構已成為我國期貨市場的境外中介機構,為境外客戶參與我國期貨市場提供咨詢、開戶、交易等相關服務。

以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INE)的境外中介機構分布為例,從其官網資料來看,新加坡是除中國香港外擁有境外中介機構最多的地區(qū),包含中資背景的機構在內,共計14家。

據了解,我國首個對外開放品種為INE原油期貨,其上市后的首單交易雖是通過新湖期貨完成交易,但其交易主體是境外交易者嘉能可,且交易委托是由總部設在新加坡的時瑞金融服務有限公司(下稱時瑞金融)發(fā)出的。

時瑞金融母公司時瑞集團成立于2010年,總部設立在新加坡,是全球領先的綜合物流和金融服務提供商CWT集團的金融服務分支。CWT集團在能源市場擁有深厚資源,時瑞金融作為該集團旗下主要負責金融業(yè)務的子機構,在能源市場具有豐富的經驗,可以提供場外能源衍生品的清算與經紀服務等。正因如此,在INE原油期貨上市前夕,時瑞金融才能與嘉能可一拍即合,委托新湖期貨完成INE原油期貨的首單交易。

據時瑞金融交易和銷售總監(jiān)James Wang介紹,早在INE原油期貨上市前,時瑞金融就比較關注中國期貨市場國際化進程,并提前組織相關團隊對中國境內國際化品種的交易模式、參與方式等進行了深入了解和研究,先后完成了包括原油、鐵礦石、燃料油、銅等一系列品種的首單交易。

后來,時瑞金融與眾多境外中介機構一起,在實際操作中總結境外客戶參與中國特定品種開戶交易的感受,不斷將境外客戶的需求和意見反饋給相關交易所和監(jiān)管機構,盡其所能地幫助中國市場優(yōu)化特定品種的開戶及交易流程,更加方便境外參與者參與相關品種的交易。在時瑞集團管理團隊的領導下,時瑞金融堅定支持中國金融市場的國際化,努力成為鏈接中國和世界的全方位的清算和經紀服務商。

“境外投資者投資中國,全面、深入地理解本地市場規(guī)則是前提,包括投資范圍、開戶規(guī)則、交易、結算、風控等業(yè)務細節(jié),以及技術要求、監(jiān)管趨勢等,我認為服務境外投資者需要長期、持續(xù)的投資者教育,從各個方面跟客戶充分、有效地溝通?!比疸y期貨總經理李冬宇在該公司近期舉辦的媒體溝通會上表示,中國期貨市場規(guī)模大、流動性好,并且在境外交易者市場準入、開戶、資金進出等多項政策上不斷創(chuàng)新,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國際投資者。

境外業(yè)務成部分機構業(yè)績增長的重要力量

據瑞銀期貨董事長張家榮介紹,自2014年瑞銀期貨正式展業(yè)以來,瑞銀期貨緊跟中國期貨市場發(fā)展步伐與開放進程,發(fā)揮全球資源優(yōu)勢與國際市場經驗,持續(xù)為中國市場引入國際投資者。過去五年,中國期貨市場在政策支持、法治建設、風險管理、對外開放等方面發(fā)生深刻變革,瑞銀期貨順勢而為,業(yè)務發(fā)展突飛猛進。尤其是2022年以來,隨著《中華人民共和國期貨和衍生品法》出臺、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政策不斷優(yōu)化,瑞銀期貨的QFII業(yè)務規(guī)模也不斷增長,公司客戶數量、交易量、持倉量等業(yè)務指標連年實現突破,特別是交易量的復合年均增長率(CAGR)達到116%。

類似情況同樣出現在較早進行境外布局的中資期貨公司身上。年報顯示,2023年南華期貨的境外金融服務表現亮眼,實現營收5.67億元,已接近傳統(tǒng)經紀業(yè)務,同比增長145.48%。南華新加坡有限公司CEO鄭培元告訴調研組,南華期貨子公司橫華國際在境外長期耕耘,目前在新加坡、英國、美國及中國香港均設有期貨公司,并成為當地交易所的清算會員,本地團隊均積極進行公司品牌宣傳。南華新加坡有限公司自2017年在新加坡展業(yè)以來,境外客戶占比日益提升,主要得益于近兩年我國資本市場對外開放程度不斷加深,以及新加坡公司長期境外耕耘帶來的高信譽度。

對較晚布局新加坡的中資金融機構來說,“引進來”業(yè)務(QFII執(zhí)照、額度申請及對外開放品種交易)是這些公司近期發(fā)展及服務的重點。

國泰君安期貨(新加坡)有限公司正式展業(yè)不到一年,其總經理倪韜雍對調研組表示,雖然公司較晚在新加坡市場設點,且境外客戶不多,但在展業(yè)中已感受到不少境外機構對中國期貨市場的濃厚興趣和參與愿望。目前,公司除服務部分境內客戶的境外分支機構外,還有針對性地為境外機構提供咨詢及相關投教服務,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中國期貨市場。

對于非中資的境外投資者,QFII及特定交易品種的相關業(yè)務為這些公司拓寬了可交易市場的范圍。輝立Nova有限公司以擁有全球27家交易所的會員及清算牌照而聞名,其總裁張賜政表示,作為一個旨在為客戶提供全球衍生品市場交易機會的期貨公司,能成為中國期貨交易所的境外中介機構,有助于完善公司的可交易地圖,為客戶提供更多的跨市場交易機會。

“近兩年,在市場環(huán)境不確定性加大的情況下,市場對風險管理的需求也在提升?!敝ド趟–ME Group)董事總經理兼亞太區(qū)負責人Russell Beattie表示,這是今年二季度芝商所所有資產類別均有增長的原因之一。

與眾多境外機構的觀點一樣,Russell Beattie同樣認為,中國市場是其未來業(yè)務增長的主要驅動力。

據了解,多家境外機構形成上述共識,原因有兩方面:一方面,中國經歷多年的持續(xù)經濟增長,已成為全球投資者重點關注的投資目的地之一;另一方面,隨著中國進一步擴大開放,中國的衍生品市場將為全球投資者提供更多的交易和管理風險的機會。

期待推出更多境外投資者可直接參與的交易品種

“希望未來能推出更多境外機構投資者可參與交易的期貨品種?!闭劶爸袊谪浭袌鋈绾芜M一步擴大開放,受訪人員表達了殷切期待。

據調研組了解,當前境外機構投資者參與我國期貨市場特定品種交易的方式有四種:一是境內期貨公司直接代理境外客戶參與特定品種交易;二是境外客戶先委托給境外中介機構,再由境外中介機構將客戶轉委托給境內的期貨公司會員,或者境外特殊經紀參與者(一戶一碼)進行交易;三是境外特殊經紀參與者接受境外客戶委托參與特定品種交易;四是作為境外特殊非經紀參與者,參與特定品種交易。此外,境外客戶向中國證監(jiān)會申請QFII資格,通過QFII路徑參與中國期貨市場的部分可交易品種交易。境外機構在申請成為QFII后,也可以通過境內期貨公司,參與QFII可交易的金融、商品期貨和期權品種。

據了解,截至2023年年底,中國對外開放期貨品種數量已達24個,包括原油、20號膠、低硫燃料油、銅和棕櫚油等。此外,還有46個商品期貨和期權面向QFII開放交易。

需要注意的是,境內特定品種和面向QFII開放交易的期貨品種略有不同,兩者需要分別走申請流程。不過,這并未打消境外機構投資者的熱情,中國期貨市場的魅力讓他們愿意付出時間等待。

倪韜雍表示,在展業(yè)中,相關機構都會建議境外客戶根據自身需求選擇開戶或申請交易資格,但有意愿參與中國期貨市場的客戶都想一起申請兩種交易方式的資格。雖然兩種交易方式的資格申請需要一定時間,但大家對中國期貨市場進一步對外開放滿懷信心,皆抱著“全路徑參與”的心態(tài)積極擁抱中國期貨市場。

鄭培元補充道:“中國國際化期貨品種主要的時間成本花費在開戶所需要的資料準備上,在取得交易資格后,只需要定期關注交易的相關政策就可以。而通過QFII參與境內期貨品種交易,除需要提前取得交易資格外,需定期準備很多文字資料以獲得相應交易額度,還需向擁有QFII資格的金融機構繳納一定的費用以獲得相關的服務或支持??紤]到交易外的時間和金錢成本等因素,境外客戶期待推出更多國際化期貨品種?!?/p>

(來源:期貨日報網)

責任編輯:劉明月

掃一掃分享本頁